本裝置基于水文地質學、流體力學理論,結合鉆孔控制注漿動水快速截流技術需求研發,可模擬煤層底板突水后過水巷道的真實動水環境,用于研究動水快速截流機理、驗證漿液******配比及測試預注漿效果,解決傳統試驗難以復現高流量、高水壓動水場景的問題,為突水災害治理提供理論支撐與工程參數參考。
設備可做試驗:
1.動水截流機理驗證試驗:模擬不同礦井淹沒水位、突水水源水位及動水流量場景,結合保漿袋囊鉆孔控制注漿,觀察雙液漿在袋囊間的運移擴散、與巷道頂板接頂過程,驗證“提前鋪底充填-快速排氣-形成高阻弱滲阻水體”的截流機理。
2.注漿漿液配比優化試驗:針對水灰比、水玻璃濃度、水泥單液漿與水玻璃體積比等參數,開展非交互作用配比試驗,測試不同配比漿液的凝膠時間、結石率及結石體強度,確定抵抗動水沖刷的******漿液參數。
3.不同突水場景截流效果對比試驗:按“礦井淹沒水位、突水因素、井巷空間位置”分類,模擬巷道掘進突水、工作面回采突水等不同場景,對比不同動水治理模式下的截流效率、阻水體穩定性,明確各類場景的治理難易程度與適配方案。
4.突水治理技術有效性驗證試驗:針對突水通道截流、突水含水層堵源預注漿等技術,在裝置中復現現場治理流程,通過監測阻水效果、漿液擴散范圍,結合定量評價模型,判斷技術方案的可行性與治理效果,為現場工程提供技術驗證支撐。
5.保漿袋囊及配套材料性能測試試驗:在高流量、高水壓動水條件下,測試保漿袋囊的密封性、耐沖刷性,以及注漿管材的耐壓性、漿液輸送穩定性,驗證材料在極端動水環境下的適配性與耐用性。